欢迎光临济南工艺美术学会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前沿 > 学术交流 > > 观点 | 邱春林:强化文化赋能,满足时代需求

学术交流

观点 | 邱春林:强化文化赋能,满足时代需求

发布时间:2022-05-13 16:12:00


由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2017年3月12日经国务院同意并正式发布。各省、市、自治区政府结合实际情况陆续出台了针对该计划的“实施办法”或“实施意见”。随之,各级非遗保护工作在政策和资金上对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类别有显著倾斜,对这些非遗名录项目的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培养力度尤其大。客观上讲,这是1990年传统工艺行业遭遇改制以后二十余年里得到政府政策扶持力度最大、社会各界关注度最高的一次,由此迅速形成了一阵“传统工艺热”。

一、是繁荣?是衰落?还是转型?

在公共媒体和自媒体纷纷关注传统工艺时,从业人员却普遍感到市场没有真正“热”起来。因近三、四年来行情不佳,导致许多企业和大师工作室都不得不压缩产能,或者转向做文创产品。2018年,因国际政治不稳定和国际消费市场疲软等因素影响,传统工艺行业的发展势头在减缓,总体上呈现一个“市场冷、文化热”的局面。

传统工艺的发展现状如何?有人认为处于复兴期,甚至出现了繁荣期;也有观点认为是衰落期,与当前形势不匹配,所以才亟需振兴。放在大历史背景下来看这个传统工艺,我个人认为传统工艺目前尚处于一个文化转型期。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传统工艺经历过几次大的文化转型。第一次是晚清民初,中国打开国门接受西方科学技术乃至工业化的冲击,在农耕文明中发育成熟的中国传统工艺面对西方和日本工业化生产方式的竞争,大部分服务于民生日用的民间工艺如轻纺、陶瓷、金属工艺等被“洋货”冲击得溃不成军,只有依赖昂贵原材料、具备精湛手工技艺的那些特种工艺如牙雕、景泰蓝、刺绣、雕刻等生存下来,但在文化上以模仿明清宫廷趣味为主,局限于服务海内外古董收藏的需要。第二次发生在1949年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小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改变了过去小、散、乱,以个体经营为主的生产方式,利用现代机械技术和管理科学去提升它的生产力,传统工艺为此经历了数十年被工业化改造的过程。在国营和集体企业中,已难觅真正意义上的手工生产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中国传统工艺企业被大规模改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传统工艺再度回到个体自主性经营为主,恢复纯手工生产的传统上来, 这是传统第三次文化转型。不过,在性质上此次转型不同前两次,它由单纯的轻工业正在向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重社会属性转变。

在当下这个后工业化时代,传统工艺的社会地位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在哪些方面被削弱了重要性?又在哪些方面增加了它的社会权重?

二、传统工艺的重要性:此消彼长

基于三种考虑:一是从社会生产力的角度看,跟大工业化和正在到来的人工智能化相比,传统工艺的生产竞争力在持续下降。无论是衣、食、住、行所需的各类产品,工业生产,加上人工智能都可以解决,而且价格低廉、方便适用、品牌多、花样更新快。传统工艺品既然是纯手工生产,它就很难做到是大众消费的生活必需品,更不是生活廉价商品。

二是从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来看,传统工艺为国民经济所创造的财富占比是不大的,而且以当前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来看,这种财富占比预计还会持续下降。那么,今天传统工艺究竟在中国GDP中占有多少份额呢?单就工艺美术这一块来说,据不完全统计,连续十余年来年均产值均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但如果刨去其中宝玉石、红木、贵金属等珍稀原材料的价值,传统工艺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也不是很大。

改制前,以1983年的出口贸易额为最多,当年的从业人员也最多,有64万人。改制后,仅2000年一年,国内注册工艺美术企业就达2.5万家,是1990年总数的五倍。2000年之后,传统工艺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到了2004年,从业人数激增到258万人。2010年达到高峰期的时候,从业人员超过300万人,产值突破万亿元就是在2002年到2012年之间,我把这段时期称之为“黄金十年”。这个黄金十年是很特殊的,因为高端传统工艺几乎靠政府礼品采购在做市场支撑。“八项规定”出台之后,礼品市场一垮,全行业的产值也下降了,大家都感到市场不行了。除礼品采购之外,还包括资本炒作、文化产业的“房地产化”,这一切都形成泡沫,这说明它本该在正常转型的过程中受到了许多“非市场因素”的干扰。

三是从社会文化功能角度看,传统工艺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提供文化服务方面,与大工业化和智能化生产方式相比有其竞争力,要考虑如何扬长避短,尽可能地在工业遗产活化、人文旅游、传统村落保护、乡村振兴、精准扶贫、解决就业、治愈都市焦虑症等方面发挥其独特的社会文化功能。

机器让个人嵌入高度程序化之中,人工智能的目标则要完全取代人工,似乎只有手工劳动才可能让更多人作为创造的主体,享受到创造时的激情。此外,手工生产穿越古今,极容易让人怀想和谐的人际关系,原生态的环境和朴素的生活方式,不论是对大工业化带来的人的异化,还是信息化时代可能带来的社会焦虑都是一股平衡人性的重要力量。如今,传统工艺的轻工产业身份在弱化,两个新的身份日益凸显:一是创意文化产业;二是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英国率先提出文化创意产业政策,随之北美和西欧国家也兴起了以文化政策为主导的都市再生策略。经过数十年发展,各国越来越趋向于认同,文化产业光靠修复、改造老厂房、老机械、老工具、老街巷、老城镇以及旧村落等物质实体还远远不够,还应该有人在劳动、生活的文化,即非物质文化。如此,传统工艺备受各文化产业园区的青睐。

好在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实践,越来越多的人认同纯手工生产的价值。尤其年轻人加入到这一传统领域时几乎都选择纯手工生产,他们高度认同手工劳动的自由、绿色、创造的品格以及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他们更有信心让一门“乡愁式”的传统技艺精进为优质技艺,去适应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三、产业化的几种思维

传统工艺、大工业化、人工智能化这三种生产方式在现如今处于共处状态,相互间的借用、融合在所难免。从实用角度看这是合情合理的,结果是容易模糊彼此的界限,这给发展传统工艺的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一定困扰。

有几种发展传统工艺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第一种仍旧是工业化思维。1949年以来对传统工艺的社会主义改造伴随着对它实施工业化、现代化改造。现在很多管理阶层的人仍然沿袭了这种观念,他们把手工生产视为落后的生产方式,想要借助工业产品设计师的力量,抽取传统工艺品的某些造型和装饰符号,并通过机器生产,生产出“貌似”手工艺品的工业产品。

第二种是人工智能化。人工智能生产最突出的长处在于:从打样到生产,都能够实现柔性化——即对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快速反应,从设计到制作实现快速、节约型生产。柔性化原本是传统工艺的特长,如今人工智能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优越。人工智能一旦进步到可以模仿双手的精细化、个性化加工,并且具有巧思,那么,就等于人工智能对传统工艺形成更大的冲击了。

第三种是规模化生产。这是笼罩在传统工艺头上长久不散的紧箍咒。到今天为止,社会上仍然普遍存在做大做强传统工艺的思维。比如有些地方政府会鼓励稍有名头的传承人、大师进产业园区,给土地,让其扩大生产规模;社会游资也会无孔不入,短时间内让某类传统工艺出现投资过热现象。

1949年以来对传统工艺的工业化、现代化改造,称其为经验也好、教训也罢,都在说明一点:急功近利式的做大做强传统工艺,就一定会选择抛弃手工生产方式,上机器流水线,乃至上人工智能。当代大工业化和信息化产业能力如此之强,难道还需要传统工艺去遮蔽自己的本色,也来走这条工业化、信息化的路吗?为此,《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特别指出:传统工艺“是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个性化制作,具有工业化生产不能替代的特性”。

四、反哺与再造传统工艺

传统工艺传承了儒释道的精神。儒家的人际、人伦关系还在当今的师徒关系中体现。佛家的禅修,要求传统工艺者在劳动过程中做到沉心静气。道家尊重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理念也仍旧在手艺过程中发挥作用,也仍旧是中国手工艺品的审美底色。这些传统工艺行为背后的价值就是工艺之“道”,是我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资源。

毋庸置疑,传统工艺的文化服务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就政府而言,通过长期的遗产保护工作,已经逐步意识到传统工艺可以为社会提供一些文化服务,比如说借助传统工艺可以讲历史故事,可以讲工匠精神;可以借助传统工艺活化大都市工业遗产、传统村落和街区;传统工艺生产还可以做人文观光资源,可以做体验游等等。

传统工艺生产方式往往就是传统生活方式。艺人们跟天然材料直接接触、节奏缓慢、劳动自主自在,而且技艺有很古老的传承谱系。所以说在当今后工业和信息化时代,传统工艺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文化空间是普通百姓可直接“闯入”的历史,是全体民众可集体怀想的“乡愁”。

日本陶瓷名镇有田镇正在做文化全面性修复改造,企图将它打造成地道的传统陶瓷手工艺名镇,释放其人文观光旅游资源潜力。前店后坊,生产连着展示,生产连着生活,没有大型商超(即“集合了多种商品的商场和超市”),但是商业无处不在。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想吸引游人到那里去进行文化沉浸式旅游,在漫步、坐下来、聊天中产生商机。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今天的传统工艺也紧跟时尚美学,生产创意化时尚产品。比如当下在市场上行销得较好的是创意类的茶具、香器、文具、花器。我去景德镇、德化、佛山等地考察时发现,年轻人的生意普遍要比大师做得好,因为年轻人做的产品更具创意时尚性。这种符合当前审美潮流的生活美学,使得传统工艺的生产、生活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分享。

政府应该高度关注传统工艺的文化服务潜力,传统工艺这块还有丰富的资源可以挖掘,是政府应该重视的一项文化事业。

五、做大做强,不如做“小而强”

那么,传统工艺生产未来的主流形态是什么?“黄金十年”带来的一个后遗症是,由于热钱涌入,把很多传统工艺基金项目都运作死了。很多地区在做大之后迅速衰落,像曾经热闹的一些大型工艺美术园区现在都沉寂下来了。为什么?因为靠资本炒作急于求成的“做大”违背了传统工艺的生产规律。那么该怎么吸取教训?

首先,我认为未来传统工艺的生产应该是朝生产与观光体验相结合的、家族式的小微企业方向发展,这才是主流。做大做强有没有?有极个别领域的。传统工艺的主流形态应该是“小而精”的小微企业,即强调灵活经营、风险可控、纯手工、专出精品。

其次,要做到“小而美”。小而美是在强调文化服务能力,今天的传统工艺应该做到工坊美、产品美,工匠本身也要人格美。比如现在很多传统工艺做的是粉丝经济,这就要求你必须要跟你的消费者能够有效、真诚地沟通,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

最后是要做品牌化,让生产和文化服务并举,做到“小而强”。现在打着“传统工艺”旗号的工作室很多,但大都还是粗放型的。尽管也追求创新,但是许多创新的最初点子是好的,可是不完善的多。在我看来,创新是对的,但是创新是个反复“试错——修正”的过程,只有产品得到市场认可才算真正完成一次创新行为。很多中国式的“创新”,都想一蹴而就,没有经过多次修正的过程,一旦创新的东西在市场上行销不好就被抛弃。如此,也浪费了很多智力资源。

举个例子,宜兴紫砂具有较突出的示范性。每个紫砂工作室都可以走得进去、坐得下来,交得了朋友、聊得了文化。而且紫砂产品因保证纯手工生产、强调艺术创意,且精工精制,所以具备工业化产品所不能比拟的文化附加值。每个紫砂艺人的工作室看着是小的,整个紫砂行业却是强的,各工作室之间已形成共生共荣、良性竞争的关系。

 111.jpg2222.jpg

总之,当大工业化和人工智能化成长为最主要的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传统工艺硬实力竞争中处于弱势,但文化软实力越来越突出,未来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向全社会提供多彩的文化服务方面定有巨大潜力。振兴这一传统的生产力,应该尊重手工生产方式和规律,以创意为驱动力,会提供差异化的文化产品;以体验为手段,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传递优秀的精神价值。

作者:邱春林,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学会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工艺美术史论和设计艺术史论。

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